信件查询
回复排行榜
- 序号 单位名称 办理/来信
- 1县信访局3897/5167
- 2电子政务办84/304
- 3县政府办公室54/278
- 4县公安局29/65
- 5县教育局22/58
- 6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9
所有类型
来信情况: | |||||
---|---|---|---|---|---|
信件主题: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
来 信 人: | 钟萍 | 来信日期: | 2013-08-12 | 信件编号: | |
信件内容: | 尊敬的县长: 我是三和乡原住民,这次回家发现在本村有个所谓的垃圾处理场,其实就是在一口塘里铺了几块塑料布。然后乡里的所有垃圾往里填埋,并就地樊烧。我想这将会对我们生存的水资源和空气造成污染。恳请上级领导对此事给予关注。 | ||||
评价: |
办理情况: | |
---|---|
处理进度: |
处理单位:县信访局 处理时间:2013-08-20 处理状态:处理完 |
答复内容: | 来信人您好:感谢您的来信,收到您的信件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下村走访,抵达垃圾填埋处理现实地查看。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科学选址,民主抉择。西阳村木家巷垃圾填埋处理场位于西阳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抵小型山塘,方圆500米无人居住。经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垃圾填埋处理场周围58户农户全部投票签字同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垃圾填埋处理场修建于木家巷新塘冲山塘。于2013年6月15日动工建设,7月1日开始填埋处理垃圾。垃圾填埋处理场共投入资金近11万元(其中占地补偿5.67万元,应群众要求,方便群众出行,新修通畅公路5.4万元)。 二、高标准建设,严把施工质量。 西阳垃圾填埋处理场主体部分是一口废弃的山塘,面积约2.4亩,其周围旱土约2.7亩,共计5.1亩。 1、开挖沥水沟,将涧水外引。为避免周围涧水流入塘内,采取在垃圾填埋处理场周围开挖沥水沟,将山上的涧水流入垃圾填埋处理场南面50米远处的山塘。 2、铺设塑料布,防止水渗透。垃圾填埋场主体部分的四周铺设塑料布,并覆盖80公分厚德淤泥,防止垃圾分解液体往外渗透,导致南面山塘水体遭受水体污染。 3、方便出行,新修通畅公路。应群众要求,方便群众出行,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施工建设成本多出近3万元的前提下,将通往垃圾填埋处理场的道路路线选在居民集中的路段,建成路面宽4米,铺设95米的涵管,碎石127.5方,道渣85方。现如今,公路通畅无阻,群众津津乐道,拍手称好。乡政府预留1万元的资金用来经后的道路维修,并将此路段纳入村组通畅公路硬化规划的优先考虑范围之类。 三、严格日常管理,竭力减轻污染。 1、高标准倾倒填埋垃圾,定时焚烧、杀虫除臭。垃圾清运车在运垃圾的途中,垃圾车用网将车厢包裹住防止垃圾往外散落,并将垃圾一律倾倒在垃圾站指定位置,不得将垃圾倾倒在马路上。填埋垃圾时,要将垃圾履平,并及时覆土,隔段时间向垃圾站撒石灰。定期将塑料垃圾进行焚烧,并喷洒敌敌畏、杀虫剂等药品,使文虫过多得到控制。 2、聘请专人维护,确保规范处理。垃圾填埋处理场聘请专人进行维护,及时杀虫、焚烧、覆土、清扫道路飘散垃圾。 3、未来规划,环保利用。近期计划对垃圾填埋场主体部分的山塘的堤坝外修建一个二级降解池,使得垃圾填埋处理场的降解液通过发酵后得到可用于农业灌溉的肥水。在垃圾填埋处理场填满后,进行覆土处理,种上树木,使得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三和乡西阳村垃圾填埋处理场总体来说,是经过群众同意,建设标准较高、日常管理到位、污染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村垃圾填埋处理场。在今后的垃圾处理过程中一定会以“科学处理,竭力减轻污染”的原则落实到垃圾填埋处理的日常管理运行当中去。举报监督电话:0736-2220018 |
- 我要评论: 更多评论
-
- 用户:
- 评论: *
-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