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走进汉寿>乡镇区概况

乡镇区概况

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

+ -
文章来源: 作者: 日期:2017年07月18日 17:07 阅读: 次

一、乡情介绍。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是1988年元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散居少数民族乡,位于县城以西13公里。东接株木山乡,南连岩嘴乡、朱家铺镇,西与鼎城区交界,西北、北抵聂家桥乡和沧港镇。全乡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版图面积54.4平方公里,合80205亩,耕地面积28700亩,水域21270亩,林地8520亩。共8069户,269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720人。全乡总人口26360人,其中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8859人,占总人口的33.26%,他们是600多年前迁入的,主要集中居住在教门岗、史家桥、田庄、马涧、大同等少数民族村。毛家滩地处平岗区,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属丘岗地带。境内谢家铺河、沧水、浪水纵贯南北,沧毛公路、319国道、石长铁路、长常高路横穿境内。

二、经济情况。社会生产总值由1988年成立初期的6438万元,发展为2015年的3.8亿元。2015年,全乡完成财政收入7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609元增长为2015年的7100元,居民储蓄余额达11077万元。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58400亩,粮食总产达224605吨;油菜播种面积12216亩,总产658吨。棉花1000亩,产棉80吨;养殖面积4739亩,出水鲜鱼426吨;牧业收入1704万元,其中肉牛554头;养殖面积4850亩,产鲜鱼699吨;水果基地5000亩。

三、发展方向。1、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二次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以“优质稻、扩果蔬、增畜禽、抓市场”的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优化种植结构,做大做强以马涧的埃及糖橙为主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家禽特色养殖,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2、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公路、电力等。如全乡山塘水库整修和主渠硬化;全乡断头路全面硬化;全乡个别组用电质量差的进行升级改造;全乡高、低主渠疏通。3、集镇建设提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乡集镇道路和下水道改造,绿化、亮化;修建民族市场、民族商业街;美丽乡村示范村牛路的道路、下水道、绿化、亮化。4、建设休闲餐饮农庄1处,因该村地处滑泥湖水库边沿,旅游区位优势明显,着力打造清真寺民俗文化——滑泥湖休闲——马涧糖橙采摘的一体化农家乐和民族风情旅游服务行业,以此增加民族村寨的知名度,壮大民族经济实体,解决农民就业难题。

三、特色产业。组建了优质水果、苗木花卉等多个专业协会,带动农民近500户,拉动运输、服务三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全乡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800亩,数十种产品畅销长江以南各省大中城市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引进的优质水果埃及糖橙,打造全省绿色食品“帝甘”品牌,产品远销省内外,埃及糖橙年产量1200万斤,亩产收入6000元,已获省农业厅绿色环保食品认证,埃及糖橙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四、文化风俗。一是文化教育方面。目前,全乡共有小学3所,中学1所,共有师生员工18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学校各项硬件设施日趋完善,一幢幢新建的教学大楼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综合站全面建成,农家书屋实现村村覆盖;诗教文化特色鲜明,2006年,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因诗教文化突出,诗教工作普及,创作数量多、质量好,被湖南省诗词协会被湖南省诗词协会命名为全省第一个乡级“诗词之乡”,并有《紫云英》和《芳草吟》两本农民诗词集问世;二是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发展,尤其尊重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穆斯林清真寺是回维少数民族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教门岗老清真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四百多年,民族文化从这里繁衍,源远流长。

关闭